当以指定辅政大臣辅佐,后宫不得干政,如有违者,当以环首以儆效尤。文静自先帝去世,先是两宫垂帘,更有出任军机大臣一职,严重的违背了祖宗家法,罪名成立。
冷无为在整理奏疏时,与三司官员共议,应以第三罪名为其根源,如无第三,便无第二。其他大臣在他的“淫威”下自然是赞同,一起画押,共同署名。
后面几日,三司只是对跟随文静的其他在押犯人一一审理,这些自然是饭后凉茶,算不上什么事情。而对文静裁决的奏疏,冷无为并没有马上递上去,他是在等,等待那最好的时刻。
皇宫内。
“哼,这些老不死的,他们不说话没有人当他们是哑巴。什么时候不挑,偏偏在这个时候蹦出来,真是可恶。”
魏青书从地上捡起以六王和端亲王为首的皇室宗亲联名要求严惩文静的奏折,所参的理由就是后宫干政,并以祖宗家规来力谏之。太后看后如何不恼,如果说后宫干政是最大的罪名,那么她这后宫岂不是更该罪无可恕了。
“报……,太师已将审判结果报了上来,请太后娘娘阅览。”小风子火急的将奏折递了过去。
太后急忙翻看,越看火越大,看完后直接将奏疏摔在地上。魏青书再一次捡起,翻看。
恍惚之见,太后坐在一旁,叹气道:“他们明着是针对文静,实则是针对哀家。如果哀家应允,那么他们将来递上来的下一道奏章就是逼哀家退位。而这些王爷们都会跳出来,在朝堂上插上一脚。哀家真是想不到,他们的动作这么快又这么整齐,出招却又那么狠,他们是要逼的哀家自己打自己耳光,亲自下旨赦免长公主无罪啊。”
事情到了这一刻,魏青书也沉默了,他本以为冷无为冲着对文静的那层关系,一定会徇私,或是出面提他说话,到那时候自然就有借口。可现在冷无为报上来的刑罚是宫内处死,可罪命却是那么的……,更有甚者从奏疏上看,三司官员是一致同意的,在审理的过程中也是十分的公正清晰,无迹可抓啊。
“太后,冷无为到底是冷无为啊,他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让我们无所适从。看来,咱们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好在长公主的势力已经让我们连根拔起,饶她一命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以臣的意思是,不如咱们借这此机会,公开的申明长公主之罪并不在违背‘后宫不得参政’这个家法,而是她徇私、包庇。这样一来,虽然放过了长公主,可太后您掌权也就名正言顺了。以后谁也不能拿‘后宫不得参政’拿来说事了。相比而言,太后还是您得益啊。”
太后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道:“现在还能说什么,只能按你的意思了,你去拟旨吧。”
“臣遵旨……”
第413章退(五)
当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下达所谓的“旨意”后,除了少数部分臣公对此有所异议外,其他大臣基本都表示支持。自先帝驾崩以来,长公主参政议政已经九年多,真可谓根基深厚,所拥有的人脉是错综复杂。
如果长公主被处以重刑,那么此案势必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最后没事的人也变成有事,多少的无妄之灾也会迎面而来。此案的最终结果基本上让所有的人满意。从旨意上看,太后没有深究的意思。
然而就在这道圣旨下发后的第七天,当朝的宰辅兼任大将军的冷无为突然上折子,要求辞去所有的一切官职,告老还乡。举朝皆惊。
内宫中。幽静的角落处。
谁也不知道当朝的天子居然会频繁的到这里来找一个宦官请教天下大势。
“顺公公,还真让你说着了。这冷……太师果然是好手段,母后精心为他布下的棋局居然最后让母后自己来下,真是有意思,有意思啊……”
“皇上圣明,冷太师的厉害,奴才早就领教过。想当初德武大帝登基三年,权势被权相李忠和林天远所把持,双方斗的十分厉害,党派互相倾轧可比现在要严重的多。皇上的旨意基本下发不到地方。可就在德武三年,太师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德武大帝之所以能一展报复,成为圣明之主,冷太师的作用是巨大的。也因此,太师成为当时德武大帝最宠幸的大臣,可是也很奇怪,太师不太喜欢留在京城,反而喜欢在外带兵。要知道他本是一个无赖出身,身无功名,让他去带兵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可德武大帝不愧是英明圣主,居然就让他带了,而且还让他率领新整编好的军队对抗当时强大的宁国铁骑。”小顺子一想到当年的那幅情景,不由的有些激动。
汉兴帝对这段历史自然熟知,这基本上就是一段传奇。
“顺公公,太师的智谋朕真的是要好好学习,你说的对,他总是会做别人意料不到的事情。本以为他会收拢残局,借此收拢姑姑的部下,继续主宰朝政,可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一治家无方为由,坚决辞去一切官职。放在任何一位官员身上,那都是不可能的。要说是激流勇退,那三年前他就应该退了,为何要等到现在。他真是让人很难琢磨。”
汉兴帝自顾自的说着,却发觉小顺子被没有应话,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