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郎君不要嫌弃。”
“不敢!”宁楚仪淡笑,“却不知郎君是……?”
“呵呵,我乃汉王帐下记室,也姓李。”
“失礼,原来是李记室。能得李郎相陪,乃是某的荣幸。若是李郎方便,咱们这就出发?”
“好,请!”
李元昌雅然一笑,引着他走向门口。路上宁楚仪与他攀谈道:“我尝听闻汉王殿下精于书画,笔迹绝妙,才名在少时便远传万里。前日见他却是在半夜,可惜时间匆忙,竟是连模样也未看清楚。”
李元昌哈哈一笑,道:“我家阿郎之前一直在梁州就任都督,前些日子才回京,这几日得太子召见,一直在东宫忙碌,是以没顾得上孙郎。他特意交代我要好生招待,莫要冷落了郎君,在下心中也是惭愧,没有完成阿郎交代的事情,还望孙郎莫要怪罪。”他口中如此说道,脸上却是一脸的倨傲,浑然不把宁楚仪放在眼里。
宁楚仪心中冷笑,这李元昌倒是真的会说!分明是奉李承乾之命来监视他,却偏又要说得这般好听。
“怎么会!”他假装客气推脱两句,跟在他身后一路行去。
两人刚走出府外,见天空碧蓝,一片晴好,宁楚仪不由一阵神清气爽,口中笑道:“长安风貌果然动人!却不知那天风阁坐落在何处?”
李元昌接过仆从牵来的马,口中道:“天风阁与皇城正在一根轴上,皇城在北,天风阁在南。李淳风说,‘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正是天风阁乃为尊奉帝王而建之意。”
“原来如此。”宁楚仪点点头,“听说太子的一母同胞之弟魏王殿下正好也住在长安。据说魏王张扬霸道,对太子很不恭敬,光是府邸规模都要赶上东宫……”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忽然收声,眼神警惕地看着李元昌,脸上慌然道,“此话只是道听途说,并非某的想法。”
李元昌哈哈一笑:“在下什么都没听见,郎君有说什么吗?”
宁楚仪一脸说错话小心谨慎的样子,惹得李元昌心中甚快,态度终于也见和蔼,正要说些什么,一骑快马加鞭而来。骑手在二人面前勒住马缰,连滚带爬地翻身下马,在李元昌的示意下附耳在他身旁说了些什么,李元昌顿时愀然变色。
☆、召见
李承乾这两日是真的忙,不过他忙的不是朝中事,而是忙着郁闷,忙着派人捉胞弟魏王李泰的痛脚。
他身为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照别人看该是天子骄子,万事顺心才是。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他也曾有过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然而这一切,不知从何时起慢慢就变了质。大概是从他丧母之后?想到这些年的过往,他不由黯然心伤。
他自出生起,虽说是恩宠加身,然而慈母早逝,圣人对他寄望甚深,却又不常陪伴,导致他总是感觉孤独、寂寥,然而他是太子,是大唐的储君,怎可流露这种柔弱心绪?所以,他只能忍。
因着圣人在朝中说要广开言路,让群臣勇于直谏,他又打定主意一心要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明君,导致自己被魏征等人明着暗着骂得狗血喷头,也碍着“开明”之君的面子无法反驳,这也导致了他这个太子跟着尝苦果。
他要修缮楼阁,他的辅臣便连番上书痛斥他不知百姓疾苦,骄奢淫逸,非明君之相。他身为太子,不能辜负众臣的一番忠心,好,他忍了!于是他在众臣面前大肆忏悔,放弃修缮之意。
他在自己宫中听曲狎戏乐人,这没问题吧?在自己家中做事,又能碍着谁?却不想这些事情传到了朝堂之上,他的老师与辅臣又找上门来,对他大肆责骂。他身为太子的颜面荡然扫地。尤其是于志宁、孔颖达和张玄素几人,上书一个比一个凶狠,竟然还将他与秦二世相比!
秦二世!秦二世!那是什么东西?那是亡国之君!那是残暴之徒!那几个老东西竟然说他是秦二世!想当年祖父驾崩,父皇守孝时,他奉命监国,圣人与群臣都对他赞誉有加,说他颇识大体,有决断之能,而今只不过是与宫中人狎戏一番,便被比作了秦二世,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他还是忍下来了。因为他是太子!是大唐未来的天子!这些进谏的大臣可都是忠实之士,只能是他这个太子错,而不能是他们错。他们是大唐的肱骨之臣,是圣人寄予厚望的辅臣,万万不能辜负他们的一番苦心。
所以他还是引咎自责,堵住忠臣之口。
一个太子,一个动辄得咎的太子!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
除了称心!
想到被圣人诛杀的称心,李承乾不由更是心痛。没有人像称心一般柔媚可爱,也没有人如他一般,在他寂寞时安抚他,在他脆弱时会让他伏在膝盖上轻抚他的头,然后用低柔的声音说“这不是你的错,身为太子不是你的错!”
这样知心解语的一个可人儿!
这样体贴讨喜的称心!
他活了这些年,也只遇到了一个称心,然而,圣人还是毫不留情就诛杀了他,派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