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花了上万两的买命钱才稳住周守备,又千声万声承认自己“不是东西”,主动与吴月娘和离了,让她带走了大半家财,这才平息下来。
但县前大街的生药铺和绸缎铺却是开不下去了,周家人隔几日就要去打砸一番,他有苦也说不出啊!
那牛氏本也不是好东西,她肚里怀的本就不是周守备的种,不然哪里这么容易被别人拿住把柄?她失宠后被大老婆转手卖了,她哥哥那个坐地虎自然也就被打回原形了。
姚三好巧不巧的在一箭双雕之后,顶下了临清大酒楼,迎儿出了四百两银子的本钱,成了大酒楼的“小东家”。
自此,每月都能有五六十两现成的收入,自不在话下。
第79章 有喜
自从入了临清大酒楼的股, 众人发现迎儿变了。
先是她爹娘和二叔,发现她开始舍得“大手大脚”花钱了,光给他们买的衣裳料子胭脂水粉都快装不下屋子了。
再是狗儿, 发现他家娘子现在出手“阔绰”得很, 随意使他跑个腿,从牛皮巷到四条巷传个话, 居然直接就甩二两银子给他!这……虽然他也喜欢,但真的不适应啊!
然后是来仙儿, 发现她的小伙伴越来越“财大气粗”了, 悦容坊十两银一盒的胭脂说送她就送她。虽然……她也喜欢, 但总觉着不正常!
于是,从五月份一直到中秋,武迎儿都乐于享受众人“她人傻钱多又大方”的评价, 反正她是真有钱!
自从姚三舅那儿给了她分红,她终于不用再起早贪黑挣钱了,每日躺床上都能雷打不动的进钱,钱来得太容易也就不那么“珍惜”了。
以前抠门, 那是因为都是真正的血汗钱啊!
有了钱,她让武松给她请了个师傅来,别的也不图, 只求识几个字,从最基本的开始,一笔一划先学写字。好在她本来就灵秀,又有了时间和金钱, 学起来足够用心,才学了一个月,就快赶上狗儿了。
是的,十五岁的武迎儿为自己能赶上八岁的狗儿……而沾沾自喜。
会写些基本的字了,迎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郓哥儿写信,真正的信,不再是那些鬼画符了。
她兴致勃勃的在信里表现自己的欢喜,她原来也不是那么笨的,她以后看账本再不用不懂装懂,装腔作势了!
然而,郓哥儿却不那么看好,不仅不跟着众人鼓励她,还常常给她泼冷水,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学恁多做甚,又不去考科举”,反正以后还不得一样的暖被窝……说什么“读书不如做女红”,给他做两双鞋吧,营里有媳妇儿的都有穿不完的新鞋,他不想再穿买的了!
迎儿怒哼一声,臭小子,我不识字以后怎么管理偌大的家产?!
是的,家产。她武迎儿的商业地图越来越广了。
西门庆的生药铺开不下去了,瞅着那好铺面的人多得是,而迎儿就是其中之一。那铺子占地有七八个炊饼铺广,地段又正好,以前可能没本钱不敢肖想,现在嘛,尝过酒楼的甜头,她也想再跟着姚三舅混。
他吃肉,她能得口汤喝喝也不错。
姚三郎手里本钱足够,手下又有能人,外加衙门里有武松这层关系在,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铺子拿过来了。
只是,要做什么却没想好。
酒楼已经有全国闻名的迎客楼了,他们再开就没什么市场了。
女子胭脂水粉绸缎啥的,他们却没人可以经营得了这一项的,迎儿和翠莲都不通这些,姚家两个嫂子愈发只知道相夫教子,还真是为难了。
要姚三郎来说,还不如照旧开生药铺子,卖药也成啊,他有关外的人脉,人参鹿茸啥的都能拿到货。
只是迎儿却不赞成,清河县人口有限,能吃用得起这些名贵药材的人家,横竖也就那么些,拿了货来卖不出去,压久了霉变发潮都是常事,到时候可就亏大发了!
八月的一天,迎儿正在家里练字呢,自从学会了写字,她可终于找到打发时间的办法了,一管毛笔,几张草纸,就够她过半日。
只是隔壁乔家的房子还没盖好,人来人往的汉子多,翠莲不放心留她个小娘子在家,只要忙过铺子上人最多的时段,她就赶回家来同她作伴。
这一日也不例外。
“丫头,别窝房里了,下来吃点儿汤水。”
“来啦,娘也歇歇,整日不是忙这个就是忙那个的。”迎儿一面说着,一面下楼来。
翠莲见她只穿了个半臂的齐胸襦裙,忙道:“怎么只穿这么点儿,可担心着了凉!”又亲自回房拿了件褙子与她披上。
迎儿也不在意,接过半小碗桂花银耳羹吃起来。她娘手巧,中秋前去城外采了不少桂花,晒干后配上银耳、枸杞熬成羹,再加点儿冰糖,红黄相间,养眼又可口。
迎儿喜欢极了,喝完半碗还想趁她娘不注意再来半碗。
“啪!”翠莲轻轻拍在她手背上。
“可别多吃了,每日两顿,每顿半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