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汪神医这金光闪闪的牌子是真好使,人群安定下来以后,武县令也领着人过来了,搭棚子,架起锅开始煮粥,这样一动作,惶惶的人心算是稳住了。
其实文天佑不知道的是,汪神医出身平民,因为家中父母兄弟姐妹全部死于瘟疫,那时候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所以才励志学医,他为人谦厚,怜悯百姓疾苦,有些家里实在困难的不但免受诊金还免费治疗,慢慢的在民间有了声望,神医这个称号也是百姓最先给起的,这是对他医术的肯定更是对他医德的认可,汪神医本来也不想呆在宫中被拘着,不过圣上登基后特地差人请的他医治一个人,所以这才入了宫。
所以文天佑把他拉出来,也算是误打误撞了。
汪神医久经风浪,很快进入状态,指挥着官兵将棚子分三部分搭建,一部分让已经确定感染病的人住,一部分让疑似患病的人呆,最后一部分让暂时看上去还健康的人住,然后又要了不少大浴桶,武县令一边擦着汗一边应下,他这几日一直忙于查流民闹事之案,所以城内就疏于了管理,没想到差点弄成大祸。
在汪神医的授意下,赵大夫开始记需要的药材,他说完又看向文天佑,文天佑又加了十多种他需要的,赵大夫现在也不能离开这里,辰逸差手下的人去抓药,赵大夫和汪神医俩人到棚子里开始诊治病。
文天佑没有着急开始,转身找到那个老和尚,问道:“大师,不知道之前丧命的那些人的尸体现在在哪?”
尸体也是主要的传染源,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引发大面积的传染,所以必须得妥善处理,见县令大人都亲自来了,又带来了粮食和药材,老和尚知道他们是真的想要救治那些人,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在城东的乱石岗处,贫僧愿意引路。”
文天佑走到辰逸的身边,“收瘗那里所有有的遗尸,火葬,深埋。”想了想,他又对老和尚,“还得麻烦大师超度死去的亡魂。”这里的人因为迷信所以都想死后有个全尸,但是现在遇到这种情况,只得从大局出发。
老和尚倒是比他想的开,“阿弥陀佛,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福泽全在生前,死后不留遗祸,小施主宅心仁厚,必有后福。”
文天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冲老和尚笑着点点头。
破庙加上这片废墟这里有五六千人,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残,本来身体抵抗力就弱,缺少食物水源也不洁净加上时雨不降、民病温疫,小孩子们的表现是身上起疹,大人的表现是头痛,伏热内烦,文天佑和汪神医看了这里的情况后就知道如果不处理可能会爆发瘟疫,所以赶紧把这里给隔离了。
瘟疫这种东西,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重者十存一二,古往今来都是让人闻之色变,实在是让人揪心,为今之计,宜补,宜降,宜散。
听着大大小小的帐篷里的哀叫声,文天佑跟辰逸说了两句话,辰逸看了他一眼,吩咐下人,文天佑则是把武大人运过来的药给拆包,拿出艾叶与苍术放入架着的空锅内,加水开始煮,利用带有药性的水汽驱瘴除秽,就是杀毒。同时也让人在各个棚子里点绕艾叶与苍术进行烟熏消毒,没有那些化学消毒药剂,这两种草药也非常管事。
忙完了这些,文天佑去看之前他遇见的那个小男孩,小孩被放在简陋的木头床上,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短促,脸上和身体□□的部位有红色的点和抓痕,文天佑摸过脉后,抓了适量的白芍、蝉衣、生姜、生黄芪和大枣,让人煎药,把药给小孩喝下去,文天佑又去了看了另外那个得了风疹的孩子。
那孩子的病比较严重,单独放到一个木棚里,文天佑去的时候汪神医正好也在,看样子刚摸完脉,见他过来便开口道:“舌苔红,脉数有力,高热,确实是风疹。”
看着那或鲜红或紫暗的疹色,文天佑补充道:“应是热毒蕴结肌肤所引起的,需要吃些清热解毒的药。”见汪神医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便接着说道:“皂角二两、苦参末一两,在两斤水中揉滤取汁,熬成膏与药末做成丸子,饭后服用。用等量的藿香叶、花椒叶、蚕沙和地肤子加水煎煮,去渣取药液,沾取药液洗患处,内服外洗,治疗起来事半功倍。”
听文天佑说着,汪神医不住的点头,赞了两声“妙”,弄的文天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中的药方,他不过是背熟了用熟了而已,实在没有什么可值得夸赞的。
让人煎药,俩人一起出了木棚去看了别的病人,多是受了阳毒而发斑疹,汪神医看了之后没言语,文天佑倒是能知道他心中的犹疑,解阳毒的药皆性凉,这些人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恐怕承受不了那药。
是药都有三分毒性,喝药治病如果病人身体扛不住药性恐怕病还没治好就得更加虚弱,所以汪神医现在陷入了两难之中。
大致了看了下病人的情况以后,辰逸差人送过来的东西也到了,看着包里的东西,文天佑有些心疼,不过救人如救火,现在可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做为这里的三个大夫,文天佑和汪神医还有赵大夫被安排到最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