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要的有点高,但苏然不在乎,两个人很快谈好,苏然终于坐上了去贵州习水县城的车。
从重庆到习水坐长途客车要6个小时,坐出租开的快的话大概5个小时可以到,这一路上,路不好走,没有高速,一条所谓的国道也是水泥石子铺成,路面狭窄,有时候在拐弯的地方,碰上迎面来一辆车,这边还要停下,等着一辆先过了再走,这一路上入眼的也都是崇山峻岭,除了山还是山,看见的都是眼前的这点景色,偶尔在路边看见一两家人家,从外面都可看出他们的贫困,房子的大门就对着马路大开着,空旷的,几乎看不见家具堂屋,脏乱的环境,房前泥泞的地面上,还不会走的孩子就那样坐在地上玩耍。
苏然一路看下来全是这样的景色,她看着一层层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大山,没有一点舒服的心情,入眼所看的只让她觉得压抑。
车上的司机,刚开始还找苏然说几句话,她说的是重庆方言,苏然其实听的懂一些,但是她不想说话,干脆就装听不懂,最后那司机也觉得没意思,就放音乐听,也不找她说话了。
苏然坐在后面,路面不平老是会有颠簸,她怕颠着孩子,干脆就在后面的椅子上躺了下来,闭上眼睛养神。
苏然是上午9点多拦到的车,5个多小时后到达习水县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苏然下车后多给了司机100块钱,算是补偿她的午餐费。
司机挺高兴临走的时候还嘱咐她:“看你就是大城市来的,这个地方穷困偏僻,民风比较彪悍,你注意一点。”
苏然笑着答应,目送着她的车子离开。
苏然到了这里还没有到她要到的终点站,她要去的地方是这个县城下面的一个镇中学。那个地方叫城寨,当天下午苏然先到县城的教育局去办了手续,然后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中巴,终于在傍晚的时候到了地头上。
从习水县城到城寨其实只有二十几公里的距离,但是这里全部都是大山,这里的路都是从山的侧面挖出来的,不是水泥,也不是沥青路面,全部都是土路及其难走,车子的时速估计也就是十几公里。苏然坐中巴车来这里的一路上经常看见半个车轱辘已经在路基外面了,可是坐在车上的人个个都神色正常,坐这车的都是些住在城寨附近的村民,车子外面看上去还算新,但是里面没有一个干净的地方,座椅上的白布套蒙着一层黑乎乎的污渍,车厢的地上到处都是泥巴,几个男人在车里抽着旱烟,高声谈论着,好在现在是夏天,车窗都开着,空气都还算好,苏然在要崩溃的情绪中忍受了一路。
下了车,苏然的心情终于好了一点,入眼的景色其实挺好看,她下车的地方是一座石桥,城寨就在桥的对面,一个依水而建的小镇,傍晚的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河水从桥下穿流过过,对面的河岸边是一座座中国乡镇农民自家盖的房屋,基本全是两层以上的小楼,外墙贴着白瓷砖,没有规划,错落无序的建在河边,看着有些杂乱但是有人间烟火的味道,再远处是一座青幽幽的大山,依山傍水,小桥流水其实有那么一两分婉约秀丽的美丽。
第三十三章
苏然从繁华的大都市,只身来到偏远山区的小镇,生活环境的落差是巨大的。
苏然来到这里以后发现这个叫城寨的小镇,应该是贵州省管辖内最偏远的一个镇,这里四面被大山包围,整个镇子就是一条长约100米的街道,这个镇的镇政府,派出所,医院全在着条街上,无不意外的这里最醒目的建筑就是镇政府,一栋带着院子,大铁门的二层小楼。
苏然支教的学校在这条街的后面,穿过两栋民房之间的一条小路,走个几十米就可以看见,学校占地不大,临河而建,两栋还像点样子的教学楼,中间一个一面积不大的操场,操场上什么也没铺,就是光秃秃的泥巴地,两个老旧的木头篮球架不知在岁月中矗立了多久,已经没有完整的篮板,远远就可看见木头上的裂开的老大缝隙。
来到这里那天傍晚,苏然问着路找到学校,还没到开学的时候,学校里冷冷清清的,四周一转没见一个人影,苏然拖着行李身心疲惫,这眼看着天就要黒下来了,她刚才走过那条街的时候没看见有招待所之类的招牌,心里不禁开始惶恐。
又围着两栋教学楼转了一圈,挨着在每个窗户里看了一遍,还是没人,她真的慌了起来,长这么大苏然都没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眼看着太阳的余晖就要不见了,恐惧和委屈笼罩着她,眼睛里马上就要涌出泪水,终于她张口带着哭腔喊道:“有人吗?”
“有人。”一个男声在她身后响起,而且还是标准的普通话。
苏然豁然转身,一对中年男女站在她的身后,他们的衣着普通,和苏然一路来看见的人差不多,但他们看着明显要干净很多。
“我,我是,是来支教的学生。”苏然抹掉眼泪,磕磕巴巴的说。
那男的笑着开口:“嗯,看出来了,现在学校还没开学,教务处都还没有上班,我是这里的老师,就住在学校里。我先领你去宿舍吧。”
苏然听着那男人说的是一口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