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夏时节,应天府依旧炎热。
头顶大太阳,百人卫队从大明皇城出发。
以太子爷朱标为首,前往关陕北巡的队伍,即刻出发。
武英殿内,老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善长啊,这是标儿第一次出远门,咱总是有些担心。”
彼时的老朱,还不知道大明太子爷不是直奔关陕,而是要先去大宁巡视关塞。
“皇上,有宁王殿下跟随,何况还有一百名大宁卫的强悍步卒保护。”
李善长深深作揖,笑道:“太子殿下定能安然回来。”
有李善长这番话,老朱心中底气足了不少。
“你啊,总是挑咱喜欢的说!”
朱元璋笑道:“猛卒起于行伍,宰相起于州郡!标儿前去历练一番,想必回来后,也能更好地执掌国家!”
“咱老了,眼睛是越来越花!咱在想啊,等标儿回来以后,就把整个国家交给他!”
“咱也去享享清福!去其他儿子的封地转转,俗话说得好,养儿防老嘛,哈哈哈!”
此时的洪武大帝,没有了帝王威仪,更像个唠叨的老人。
李善长笑道:“那皇上肯定要去大宁常住咯!宁王殿下为人至孝,且新奇物件不断,皇上肯定不会无聊。”
提起朱权,朱元璋不愿承认,轻哼一声:“咱才不去那逆子的封地!万一惹祸,还要咱帮忙收拾烂摊子!”
“连他二哥都不放过,倘若咱干了什么不遂宁王的心意,连咱都要抓起来!”
李善长自然知道,老朱说的不过是气话。
气朱樉不堪大用,怒其不争。
身为皇上的次子,却落得个声名狼藉的下场。
“皇上息怒。”
李善长轻声道:“若任由秦王殿下肆意妄为,届时关中百姓民心不再。”
“有心之人,一声令下,引起民变,我大明得不偿失!”
“宁王殿下为天下,而殉私情!此乃天下万民,朝廷社稷之福也。”
李善长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
“咱自然不怪老十七!而是想起朱樉便生气!”
“若他不是咱妹子所生,早就一刀砍了!”
“咱不看僧面看佛面,这才留他在宗人府忏悔!”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顾及父子之情,以及已故的马皇后,洪武大帝才没有痛下杀手。
“咱这辈子,唯一对不起百姓的事,便是没有杀了老二!”
朱元璋说出这句话,心中一阵痛,他认为自己没有做好君父!
为君者,愧对三秦百姓。
为父者,愧对宁王朱权。
无过之人,遭受秦王朱樉的祸害,导致民不聊生,家破人亡。
有功之人,因秦王朱樉,丢掉了北伐帅位,更会被其他藩王孤立。
“皇上,宁王殿下会体谅您的苦心!”
李善长深深作揖,“您对天下百姓,做的已经够多了!”
再拜,洪武大帝已经眯着眼,在龙椅上睡着。
——
从应天北上,便会抵达山东境内。
“洪武二十年,山东三府闹了灾荒。”
朱标骑乘马匹,只觉得大腿两侧酸痛不已。
身为万金之躯的太子爷,却依旧坚持。
“当年,若不是十七弟帮忙,恐怕朝廷拿出的四十万两银子,都未必够用。”
朱权没有居功,看向一望无尽的田地,笑道:“夏麦已经收获,今年也是个丰年!待到秋收,百姓们安居乐业,正是我等所愿也!”
农民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割麦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足客留鸡豚。
“给,水!”
顽皮的孩童,面对陌生人有些羞涩,捧着一碗水,来到了朱权面前。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小孩子却能凭借不能,去亲近他认为最安全的人。
“多谢小兄弟。”
朱权正要喝水,身为亲兵的陈石,当即劝说道:“殿下,还是先用银针检查一下。”
朱权摆了摆手,一饮而尽,笑道:“好喝!”
村民看到官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大人!且稍等片刻,俺家婆娘去蒸馒头了,马上就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