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不惧未来
“你们也不必争了,此事其实无论如何都必有牺牲。
尹城主虽然是晋阳城城主,可却非是晋王所封,而是赵族主所封的城主,算起来在晋国朝堂之上并无声名,这些年来一直潜心治理晋阳,成效不错,可却无人知晓,纵然是尹城主去了晋都也只是妄送性命而已。
至于族主,在下到要提醒族主,此次我们力敌三氏,其实主要目的是要灭了智氏,将来晋国就是三家分晋之势,赵韩魏三氏。
而若依此时格局,若将来不得韩魏两氏相助,那么赵氏很难达到此目的,也会陷入苦战。
赵地百姓会受持续多年的战火之苦,而且赵氏要消灭智氏,必然不可能只守不攻,将来与智氏大军对攻之势不可避免,那么将来族主还要主持联络韩魏两氏,若是赵氏换成毋恤,相信两氏也不会信任新族主毋恤。
此是此次大战的关键所在,族主万不可在此时意气用事,而自毁优势。
所以此事,当还得交与董大夫来处理。”
王禅还是把选择说清楚,此时董安于一听,也是站起身来对着王禅一揖道:“还是先生明了,能掌控大局所在,不会为此小事而错判了形势,董安于在此谢过先生成全。”
“先生如此高义,在下佩服,不必言谢。”
王禅此时也是十分矛盾,而白灵与琴归都扶起董安于。
此时赵鞅也是叹了一口气道:“我赵氏得天之助,得人之助,若将来不能顾全一方百姓,我赵氏自当受天之罚了。
董卿如此大义,与老夫也是亦主亦友,此事既然如此,也请董卿受老夫一拜。”
赵鞅此时也是对着董安于行跪拜之礼,此时董安于与尹铎又都起身扶起赵鞅。
而赵鞅已深受感动,老泪纵横。
“族主不必如此,能求仁得仁也是董某的福气,而且董某刚才说过非只是为了赵氏,而是为了赵氏封地的百姓,族主将来还堪大用,不可因小失大,反而误了我们对百姓仁善之心。”
董安于此时安抚着赵鞅,语气也轻松了许多。
“公子,真的没有办法救董大夫了吗?”
白灵此时也是眼泪婆娑,看着王禅,到不像董安于与尹铎这般男子,临危不惧,见死不避。
“董大夫精于兵法,这在晋国世人皆知,用兵神通,其它族都对他十分忌惮,若董公不死,将来他们对于赵族主所率的大军就会十分重视,若董公一死,他们就会十分放心,甚至于轻视赵族主,也才会主动进攻,而这也才能觅得机会全歼智氏。
这其实是三氏的阴谋,其实也是本公子的谋略,只是不得不牺牲董公,本公子为保大局,也只能出此下策。”
王禅还是把事情再说得清楚一些,就是把董安于的死说得更有价值。
“不错,先生谋略高远,也让董某十分欢喜,死而无憾了。”
董安于此时举起杯子,而大家却都乐于奉陪,对于视死如归之人,无人不佩服,无人不敬重。
“将来若真能如先生所言我三氏分晋,那么老夫在此定下誓言,赵氏子孙不可负任何一个忠义家臣,而且将会再修一座新城,就由董公、以及程氏、公孙氏等家臣子孙共同执掌,以告慰历代忠义之臣的如此大义。”
赵鞅此时也是举杯痛饮,对于董公如此大义,实也无话可说,一切尽在酒中了。
一桌人都与董安于互碰,也算是相送一程。
此时尹铎脸上却是十分忧虑,一是不能代董安于赴死,心里还是有纠结,二也是为将来晋阳城的守城之战而忧虑。
“尹城主为何如此忧虑?”
扁鹊看着身边的尹铎此时一言不发,脸上布满伤怀与忧虑。
“神医见笑了,在下只是为董大哥高兴,其次是担心在考虑着三氏如何攻城?
而先生不仅不让在下巩固晋阳城城墙,反而让在下一直在加固城内百姓民居,而且前地下备的大部分粮草足够三年之用,可现在却都大问部分运往赵氏封地的各县郡城镇,在下也不敢猜测,也是十分疑惑。”
“哎,先生在此,你为何不问,自顾着着急,是不是不能去晋都赴死,而又被先生及董公埋汰了几句,让你有些心灰意冷了。”
扁鹊还是善于观察,一句话却让尹铎脸上通红,看起来正说中了心思,此时也是抬头看了看王禅。
“此次智韩魏三氏不会三面围城,他们知道晋阳城固,三面围城反而会自陷泥潭。
既然赵氏定下固守晋阳之策,就会有所准备,特别是在粮草之上,所以若再次相持不利的是攻城一方,却无害于守城一方,这一点纵然没有吕子善这个军师,智遥与韩虎、魏驹也想得出来。
阴风峡谷一战,相信是韩驹所谋略之策,此人当也不可小看,不仅把范氏三个叔叔的心思摸了个透,而且用兵也是十分精准,不击蛇首,却击蛇尾,大量兵甲伏于阴风峡谷入口之处,而却把阴风峡谷出口堵了,这样若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