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事情过后,县城非常严了,他们也不敢在县城做生意了。
也不知道张芸芸是怎么想的,就跟着那个刘志远来了省城。
这年头没有介绍信是不能离开出生地的,张芸芸借口随军,拿着周建国那边送来的接收信向大队长开了证明。
但她并没有立马就去周建国那边,而是找了个借口,说是三个月后过去,而这三个月就跟着刘志远在省城做生意。
周建国那边以为张芸芸一直在老家,也就没在意,因为通信不方便,也就没想着另外问父母。
而村里又都以为,张芸芸去随军了,等一个月后收到简短报平安的信,就彻底放开了。
于是张芸芸就这么留在了省城。
和林母相遇的时候,是她和刘志远刚从下面的市里回来,正好撞上了。
而且张芸芸不确定林爸林妈是不是知道她随军的事,所以才一直盯着两人看,想看出个究竟来。
知道是这么个情况,四爷就留林爸林妈住下了,然后找了供销社的那个领导,钱付了,但是东西留在供销社的仓库里放着。
等张芸芸离开后再说吧。
反正她已经在省城呆了两个月了,离随军也没多久了。
果然一个月后,张芸芸坐上了去军营的火车,林爸林妈也彻底安心了。
经过这件事,四爷不放心让二老自己带着东西跑来跑去了,就找了一个关系极好的司机,每两个月帮着运一次货。
货也不直接运到村里,而是在县城买了一个小院子,平时都放在那里,货不够了就让林大哥偷偷去取。
这样林爸林妈也不用一直来来回回的跑了。
经过四爷的努力,机械厂的成绩喜人,不仅收割机的订单排到了明年,完全等不及生产。挖水库的机器也正式投入了生产,开始对外销售。
这样一来,省城的机械厂完全忙不过来,不得不扩张。
因为这一年,机械厂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省里决定把京郊的一块地批给机械厂建新的厂房,那里的面积比现在的大了三倍有余。
厂领导在规划的时候,不仅建厂房,也打算多建几栋宿舍楼,起码现在的正式员工都有了分房的福利。
不过这不管四爷和林夏的事,有厂领导操心呢,少了谁也少不了他们的。
不过有一好事落到了四爷的身上,领导暗示,要招新人了,以有省城户口的优先,没有户口的,有技术也能择优录取。
这意思很明显了,如果四爷想安排人,那就想想办法帮人弄到省城的户口,或者自己给他们开个小灶,先培训培训。
毕竟机械厂选谁不是选,如果有四爷这个技术骨干优先培训了,一进来就能上手,也能给厂里省很多事不是。
不过这一点也提醒了四爷,既然要培训,那就统一都培训吧,培训过关的进,不过关的淘汰,公平合理。
四爷把安排人这事做的光明正大,让人挑不出理来。
至于四爷想安排的人通不过考核,那就没办法了,已经给了你机会,不管是脑子笨,还是不用心,比不上别人,你怪的了谁。
这样的,四爷也不会选,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为了这事,四爷还专门回了一趟大河村,把事情和大队长一说,大队长立马响应,召集全村的人开了个会。
四爷也不来虚的,当场拿出了报名表,有愿意的,包括来大河村插队的知青,只要愿意都可以报名,随后参加三个月的培训,优胜劣汰。
热热闹闹一下午,村里有一半的年轻人都报名了。
林家林大哥林大嫂都报名了,林爸林妈听四爷说了大致要学点什么之后,高兴不已,觉得儿子儿媳这波进厂是稳了。
毕竟老师就是四爷和夏夏啊,课下让他们给辅导辅导还愁考不上吗。
真要这样,那活该一辈子待在农村。
报上名的,家里人都很高兴,晚上纷纷带东西上门,一是感谢四爷给了机会,他们也知道要不是四爷在厂里做的好,村里人连知道都不会知道,何况还有报名的机会。
二也是想要四爷多照顾点自家孩子。
四爷并没有收,丑话也说在前面,机会他给了,但一切还要靠自己,他是不会徇私的。
至于其他没报名的,四爷就不管了,在林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回了省城。
厂里这边也很热闹,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从早到晚没个消停。
四爷也很忙,还拉着林夏一起忙,要编写一些教铺资料,要安排上课的内容和节奏,然后还要紧急培训优秀的员工怎么当教员。
加班加点忙了半个月,总算要开课了,讲课的地点选在厂里的大礼堂,每天上四节课,一节课2个小时,老师都是厂里各部分优秀的工人。
每半个月有一次测验,如果测验不及格就会被刷下去,三个月后,都合格了才会留下来当正式员工。
这算第一次实行,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