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按照沈夫人说的说法,现在种红薯已经有点晚,但没关系,红薯的生长力非常旺盛。
这种农作物还是他们第一次看见,不过在豫州的时候,他们都会种田,不用交代,就已经把地犁的很好,水渠的修建也很到位。
他们的进度比桥小夏跟沈黎想象的还要快,可能是经历过干旱,吃不饱肚子的时间,所以现在的动作比一般人都要迅速。
真正吃过苦的人,才能珍惜现在的生活。
桥小夏倒是彻底闲下来,毕竟种红薯种土豆,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经验,这两种农作物都很好生长。
她重新回到京城,城郊倒是很少去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现在难民们种的庄稼都是桥小夏之前从海外商人那买过来的。
当时买了特别多东西,大家还笑话过他们。
现在倒持观望态度,毕竟现在东西只是种出来了,是什么样子,能结多少果,谁都不知道。
但大多人都觉得,这是桥小夏跟沈黎安抚难民的手段,等等他们就要回豫州,不然给他们盖的房子为什么如此简陋,显然是不准备过冬。
沈黎倒是没有解释,这些难民们,本就是迫于生计,无奈来到这里 · ,如果能回家他们肯定还是要回家的。
好在来的只有这几万难民,更多人还在豫州艰难求生。
不过郭忠跟祝萱的祖父祝大学士已经前往豫州赈灾,这些事暂时不用沈黎操心。
祝萱来桥小夏家里的时候,还在跟桥小夏说:“我祖父写信回来说,你们那红薯跟土豆的苗苗,种到地上,不出三四天就会发芽,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快生长的庄稼。然后那些开凿水渠的工匠们,更是引了水流过来,虽然少了些,但比之前要好。”
说了一大堆,最后说的是:“我祖父讲,让你们准备好,这些功劳不要被别人抢了,以他的经验来看,必然会帮豫州渡过难关。”
祝大学士为官至少四十载,他都这么说了,看来豫州的灾情已经告一段落。
“那些事再说,只要把人安置好了就行。”桥小夏从来没见过真正的饥荒,毕竟在她生活的年代,已经离饥荒很远了。
偶尔开玩笑也是说非洲如何如何,但那些离她太遥远了,根本看不到。
这次更加深刻意识到,她是在古代,贫瘠的古代。
见桥小夏不在乎,祝萱又说起另一件事:“你知道二公主吧,她在佛寺静修给太后祈福?”
二公主已经去了四五个月,桥小夏当然知道。
“发生什么事了吗?”桥小夏问道。
“她在佛寺静修,认识了一个书生,那书生是提前在京城住下,准备明天考科举的。听说他们两个互通情谊,准备成亲。”祝萱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她还没有结婚,张口闭口说这些,总归不好,但在桥小夏面前难得自在,自然也就说了。
桥小夏不敢置信:“她在佛寺静修,不是在后山吗?专门给女香客的住所?”
“谁说不是呢,但他们就是遇见了。京城不少人说他们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听说那书生俊美的很。连太后见了都在夸。”祝萱低声道,“京城都传遍了,也就是你在忙难民的事,没人跟你讲。”
桥小夏拿着杯子的手差点抖了下,这个二公主胆子也太大了吧。
不愧是古早小说里面的女主,感情生活就是不一般。
第37章 咱们丰收了!
二公主的婚事传的沸沸 · 扬扬, 桥小夏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书生,能把二公主迷成这个样子。
还迅速忘了她心心念念的沈黎?
直到宫里过中秋,小皇帝齐迎宴请大臣及其家眷, 桥小夏才见到那个书生。
看见的第一眼, 桥小夏直接愣住。
没办法, 太像了, 书生的眉眼至少跟沈黎有七分相似。
只是这个书生云恩立气质跟沈黎大不相同, 身板也跟更弱点, 如果一定要说, 那就是弱化版的沈黎。
桥小夏忍不住跟沈黎对视一眼, 这也太恶心了吧。
二公主这到底是恶心谁呢。
不仅是桥小夏发现这点, 在坐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不仅如此,已经有人在窃窃私语, 见那云恩立有点尴尬,明显想离开。
而二公主却不想让他走, 最后还是太后那边来人, 让云恩立先离开。
不少跟桥小夏不熟悉的人都偷偷讲:“这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太恶心了吧。”
桥小夏无奈:“巧合吧。”
就那么巧合?找的人跟沈黎七分相似?
上次还跟桥小夏爆料的祝萱傻眼了:“我知道她未婚夫十分俊美,却没想到竟然是这幅模样。”
另一边,二公主忍不住对大宫女织锦道:“他们不会误会吧?这本来就是凑巧,不能多想吧?”
织锦有点头疼,轻声道:“未来驸马性格可比沈大人好多了,时间长了他们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