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汴梁时月 第三百三十七章 qing报来源

+A -A

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辖官一员、监官三员。



    三司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唐末税法混乱,田赋、丁税的收入无法维持王朝的庞大费用,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盐铁和度支。五代后唐明宗始设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宋初沿之。三司的职权是总管全国各地之贡赋和国家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其权位之重,与执政无殊,号称“计相”。说: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



    计相”。



    三司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宋太宗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三司使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盐铁之下设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等,掌管全国矿冶、茶、盐、商税、河渠和军器等。度支之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国财赋之数。户部之下设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掌管全国户口、两税、酒税等事。三司的附属机构,据载,有磨勘司、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见三司职权之广泛,与事务之殷繁。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实际上取代了尚书省的许多职务。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其中胄案改置军器监,这些改革似较合理。但是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北宋末期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以别掌之。



    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而大权集中于皇帝一身。神宗改制后,宰相实际上兼管财政。



    陆垚这边跟折克行、潘文和杨涛聊完,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从鸟巢体育场,直接让棠溪驾着马车开始朝着韩府奔走而去。一路上,陆垚都在思考着这宋代的官制。之所以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昨天陆盱跟赵祯的谈话,可以说是在非常秘密的条件下进行的。虽说当时比赛结束后所有赵祯带着的大臣,包括陆盱、晏殊还有一行反对陆垚的官员们都被赵祯带回了皇宫。不过父亲昨天也是表示,在简单对新蹴鞠大赛做了一个总结之后,赵祯便将陆盱给单独留了下来,原因也十分简单,就是要跟他说说陆垚的事情。



    所以,其实赵祯跟陆盱谈话的时候,应该说除了非常亲近的人,比如唐龙这样的会在皇上身边跟着,而陆盱也没有察觉出异常之外,是不会有其他人知道赵祯跟陆盱谈话的内容的。



    等等,唐龙?陆垚忽然想起,昨天陆盱跟自己说话的时候说起过,赵祯跟他谈话的时候,唐龙曾经进来过那么一两次。



    



    这样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陆垚想着,这样,他去到韩府也知道怎么样面对韩永合了。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作为太傅的唐龙竟然跟韩永合的政见是不谋而合的,两个人竟然会成了一派的人,这唐龙虽说从权力范围没有晏殊要高,但是实际上他对赵祯起到的引导和建议作用,大多数时候可是要比晏殊还要重要。



    “看来我之前真是小瞧了韩永合了。”陆垚心中这么想着,马车已经距离韩府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下了早朝的韩永合与韩文远正在家中等待着陆垚的到来,此时的韩永合已经告诉了韩文远自己找陆垚来的目的,那就是想要让陆垚接受赵祯昨天给陆盱的建议,能够让陆垚在殿试中取得一个好的名次。



    韩文远对于父亲的决定自然是不敢提出什么质疑,只不过他跟陆垚也是一样的好奇,父亲是怎么知道赵祯跟陆盱的谈话的。就算韩文远的政治嗅觉再不敏锐,也知道这样的谈话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很多人知道的。而且,昨天晚上韩府就来了人禀报了这件事情。韩永合这边也是当机立断,喊来了管家,让他今天早上就去到陆府,约陆垚中午到韩家来做客,这消息的灵通效率也着实是太高了。



    韩永合看向韩文远,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等到你真正能够接过我手中的事情之时,我自然就会告诉你。”



    韩文远无奈,只能作罢。



    “爹。”一个微弱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韩永合与韩文远二人一同回过头去,看到的却是韩韫玉站在那里。



    “今天陆垚会过来吗?”韩韫玉问了一句“我已经有两天没有收到他写的了。”



    韩文远走上前去说道:“他中午是会过来,只不过最近事情确实是很多,我想他这几日应该是没有时间给你写东西看的。”



    韩韫玉脸上难掩失望的神色,点点头,转身回到房间去了。这个举动很明显的表示,相比起陆垚本人的到来,韩韫玉似乎更喜欢他笔下的文字,宝玉宝钗的爱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