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262章 一块玉牌

+A -A

   此人原本是秦国大将,但有点拎不清楚自己的地位,曾经诱导嬴政的弟弟成娇造反,从而造成了‘宗室之乱’。

    但是此乱被平定之后,作为主谋的他并没有被嬴政追责。

    虽如此,樊于期自己心中却是惶恐,时时活在担忧之中,害怕嬴政哪天找个理由秋后算账。

    如此过了三年,他在战场上犯了一个大错误,被李牧打败,损失了十万秦军。本来就日夜担心的樊于期一看自己犯了如此大错,认为嬴政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新仇旧恨一起算,干脆就叛逃了。

    但这一切都是他的臆想,嬴政不恨他作战失败,对于他的叛逃,却是恨得咬牙切齿,下令斩杀樊于期全家。

    樊于期得知消息,悲痛欲绝,从此对秦王恨之入骨。

    燕太子丹想要派人刺杀秦王,为了获取秦王的信任,就去找樊于期,将计划够了。樊于期一听,就干脆自杀,将人头献上。

    这一行为,堪称为勇。

    但纵观此人之一生,用五个字来形容就是‘敢做不敢当’。

    谋反这种事情,脑子稍微清楚一点的就应该知道失败后的后果。

    樊于期不仅参与谋反,而且还是谋反的主谋,到最后居然因为怕死,叛逃了。

    这就好像怕死上战场,怕水跳河里,怕摔爬上树一样,那么怕的话,当初为何要做呢?

    后面叛逃也是。

    战场上打了败仗,葬送十万秦军,再加上叛逃,就没想过自己逃跑之后,家人该如何?

    能成为十万大军的统帅,樊于期不是这么没有脑子的人,估计在谋反,叛逃之前,他都想到了后果。

    但他依旧做了。

    临死之前,倒显得勇了。

    另一位使臣秦舞阳则托着木盒,木盒里面藏着地图,以及此次行动的关系。

    按礼节,两位使臣应当同时上前,但事到临头,秦舞阳却身躯颤抖,双目恐惧,瑟瑟不敢上前。

    两排臣子,武将个个练武,耳聪目明,文臣也都练就了一双好眼睛,自然看出这秦舞阳的畏缩。

    一位武将喝问道:“燕国使臣,为何如此畏缩?

    荆轲忙道:“小国之臣,兼以年幼,初见上国威仪,大王威严,难免心神颤抖,还望大王恕罪。”

    说着,他伸手拍了拍秦舞阳的肩膀,拉着他一同上前。

    秦舞阳脚步僵硬,被他一拉,险些跌倒,所幸荆轲及时加力,才避免秦舞阳倒地。

    嬴政皱了皱眉,没想到燕国派来的使臣之中,居然还有这样的货色。

    “既然如此,便让他在那里站着吧。”

    荆轲心头一紧。

    秦国身边高手如云,别的不说,单那一个盖聂便是极难对付的强者,若多一人,便能多一份把握。

    没想到因为这秦舞阳表现太糟糕,秦王姐直接让他退下。

    如此,便只剩自己一人……

    但此等情况,真不能拒绝,否则必然会被看出问题。

    “是。”

    荆轲应允,双手捧着青铜盒,跨步向前。

    三十步。

    二十步。

    十五步。

    十步。

    两位近侍伸手拦下,荆轲立刻止步。

    高台上,嬴政安坐,盖聂站在嬴政身后,双目如剑,从荆轲身上扫过。

    荆轲抬眼以余光看了看。

    他知道,这位便是他此行最大的阻碍。

    “大王,此乃秦国叛将樊于期首级,燕国将此献于大王,以表其诚。”

    嬴政点点头,道:“呈上来。”

    荆轲抱着青铜盒便要上前,但刚刚踏出一步,旁边近侍已然伸手接过铜盒,转身奉向秦王。

    秦王看了一眼那人头,又让左右臣子分辨,确定是樊于期之后,便颇有满意的点点头。

    “燕国之诚,孤知道了。孤与燕太子丹也有多年未见,他近况如何?”

    战国之时,各国交战,却又友好,关系错综复杂,常常以国君之子为质,放在别国。

    昔日嬴政便是秦国质子,放于赵国,而燕太子丹,也为质子,放于秦国。

    说起来,两人还曾是一段时间的好朋友。

    但后来燕太子丹自行逃出秦国,回到燕国,这在六国之间,乃是大忌。

    可为罪。

    嬴政看似随口一问,实则却夹杂着问罪之意。

    荆轲道:“太子丹当年思亲心切,潜行回国,自知有错,还望大王既往不咎,则感激不尽。燕国特派使臣前来,竭诚修好,并已‘督亢’地图相献,以表诚心。”

    “督亢?”

    此为燕国领地之中作为富饶的一片,盐铁丰富,草木丰茂,开垦土地所种粮食,足以养活数十万大军,若用于养马,也是良马众多。

    这片土地,嬴政虽未亲眼见过,却也多番听闻。

    若得此土地,他心中的大计,或许可以提前几年完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